融情三部曲 奏响幸福歌
在库车县哈尼喀塔木乡琼协海尔村,有这样一个人,乡亲们对她像亲戚一样,在一些村民的眼中,她甚至比亲戚还要亲,提起她的名字,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点赞,她就是库车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张晓丽。自2017年驻村以来,她用真情、热情、倾情奏响了一曲曲为民服务的赞歌,赢得了群众认可。
真情帮扶的“家人”
“群众是最淳朴的,你对他好一分,他会对你好十分。”这是张晓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驻村以来,她始终把群众的冷暖装在心里,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
走访中,张晓丽得知穆提哈·巴斯提老两口唯一的孩子多年前因一场大病去世,家里缺少劳动力,日子过得很艰难。家里的老房子年久失修,不适合继续居住。张晓丽知道后,就帮着老两口办理相关手续,在她的努力下,老两口终于如愿住上了新房子。看到院内破旧的羊圈,张晓丽自己出资1500余元购买材料,与村干部一起为老人搭建了新羊圈。
“晓丽太贴心了,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照顾我们,一有空就跑来帮我们干农活,知道我腰不好,还带着我到乌鲁木齐去看病。”说起张晓丽的好,穆提哈总是赞不绝口。
谁家的大事小情,张晓丽都主动帮忙,艾泽买提想养鸽子,她帮他跑贷款;吐地汗年龄大了,儿女又不在身边,她抽空帮着洗洗涮涮……驻村两年多来,她帮助村民办好事实事50余件,这也让张晓丽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家都把她当作亲人。
热情服务的“亲人”
多谋民之利、多解民之忧,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张晓丽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一些村民忙着在外干活挣钱,家里的孩子常常无人照看,作业也顾不上辅导,这在村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张晓丽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汇报后,她和一名工作队员负责每天放学后把这些孩子们聚在村委会,以小课堂形式进行辅导,既照顾了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又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得到了村民的一致称赞。
村民色皮艳木有做木瓜果酱的手艺,可是每周只能趁周四的巴扎日销售,收入不高,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张晓丽了解情况后,利用微信朋友圈大力宣传,休假回家时还带样品到亲朋好友家里推销,短短1个多月时间,就帮色皮艳木销售木瓜果酱500多瓶,增加收入5000多元。
“张大姐总是想办法帮我卖果酱,还帮我照看孩子,现在孩子的成绩也进步了,果酱的订单也翻了一倍,我特别感谢她。”色皮艳木逢人就夸张晓丽。
驻村以来,张晓丽用实际行动滋润着村民的心田,琼协海尔村也早已变成了她最牵挂的“大家庭”。
倾情助力的“友人”
除了帮助村民解决困难,面对村民间的矛盾纠纷,张晓丽也是一个行家里手。
“按照老围墙的位置,你就是多占了1米!”“这是按照村里整体规划建的,不是我要占的。”一大早,买买提和赛买提就在村委会吵了起来。“走!找张大姐给评评理去!”
原来,买买提和赛买提是前后邻居,在推进庭院改造工作中,按照规划,赛买提家的围墙向买买提家移了一米,为此,买买提不愿意,两家闹起了矛盾。
张晓丽把买买提和赛买提带到现场,指着围墙对买买提说:“你们两家的庭院建设都是按照规划来的,你家的院子宽度上少了一米,但长度多出了一个牛圈,整体面积没有减少,赛买提没有多占你家的院子。”接着,张晓丽又说道:“前年你家女儿生病住院医药费不够,赛买提二话没说就帮你交了2000元医药费,你都忘了?”在张晓丽有理有据的劝解下,买买提回想到以前赛买提大哥对自己家的关心关照,惭愧地低下了头。
一件件家庭矛盾、一桩桩邻里纠纷在张晓丽耐心调解下都得到了圆满解决。两年多来,张晓丽调解各类家庭矛盾、邻里纠纷59起,件件和谐,事事满意,一说起张晓丽,村民们无不夸好称赞。
疾风知劲草,微小见真章。驻村以来,张晓丽凭着朴实无华、踏实肯干的韧劲,为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用真心和真情赢得了村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