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解读之二

金融服务

一、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支持自贸试验区企业通过“单一窗口”、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等开展线上保单融资。

出口信用保险,是指承保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过程中,因进口商的商业风险或进口国的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的一种信用保险,是国家为推动本国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收汇安全而制定的,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营利性的政策性保险。

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简称“单一窗口”),是指符合中国实际需要、依托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建设的政府公共平台,贸易或运输企业可通过该平台,向多个相关政府机构提交货物进出口或转运所需要的单证或电子数据,办理涉及海关、检验检疫、海事、出入境边检、港务等多个监管部门的事务,是提高申报效率、缩短通关时间、降低通关成本、提高监管效率的贸易便利措施。

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是指国家外汇管理局牵头搭建的国家级区块链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搭建的政、银、保、企等多部门信息共享和端到端的核验机制,通过参与方之间的业务数据信息共享和互认,实现融资申请、单证核验、资金收付在内的多种信息共享。目前已推出“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出口信保保单融资”等多个融资类场景,可助力中小企业融资授信、提升融资效率,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便利跨境支付结算。

该政策主要服务对象和范围为自贸试验区内所有通过“单一窗口”、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等开展线上保单融资的涉外经济主体。外汇指定银行与中国信保新疆分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挥好保单融资增信功能,支持自贸试验区外经贸企业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等开展线上保单融资,持续探索推广“白名单”、“信保贷”等合作模式,为上下游外经贸企业提供增信支持和融资便利,扩大中小微企业承保规模与企业覆盖面,助力中小微企业保订单、稳预期,更好地满足外贸企业的资金需求。

2019年中国信保新疆分公司开始与自治区、兵团商务部门搭建小微政府统保平台,保障范围实现了“两个覆盖”:地域范围由聚焦乌鲁木齐、昌吉中心城市向全疆所有地州市覆盖,业务实现了自治区14个地州市、兵团14个师市的覆盖;服务对象由个别企业向全部企业的覆盖。自贸试验区政策实施后,此业务可覆盖三个片区的所有外经贸企业。

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截至2023年6月,共接入银行分支机构132家,服务企业70家,帮助企业获得融资7442万美元。其中,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业务场景已在新疆落地,3家外汇指定银行在该平台上为2家企业实际放款280万人民币,该场景通过引入出口信用保险数据源,融合收付汇、信用保险、货物流等信息,优化保单融资业务流程,加强数据交叉验证,大幅缓解保单融资业务的贸易背景审查难题。

出口信用保险,截至2023年6月,中国信保新疆分公司融资增信保额4.19亿元;其中,“单一窗口”平台融资方面,实现与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为5家企业实际放款629.17万元。“单一窗口”、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等依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保单、赔转/应转协议和多部门信息,通过政、银、保、企等多部门信息共享和端到端的信息核验,可以有效解决银行融资时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银行掌握企业真实的跨境贸易背景,提高银行融资办理意愿和效率,具有防风险、促融资、补损失、拓市场的积极作用。

二、依托双边政府间合作平台和联动机制,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大宗商品贸易、境外承包工程、边民互市等领域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

自贸试验区企业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大宗商品贸易、境外承包工程、边民互市贸易等领域开展人民币结算,银行可凭涉外经营主体提供的合同、报关单、发票等相关资料,在做好业务背景真实性审核的基础上,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大宗商品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货款、境外承包工程前期费用、工程款等人民币结算、贸易融资等金融服务。该措施有利于自贸试验区涉外市场主体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有效降低汇率波动和地缘政治等带来的外部风险,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人民币影响力。

新疆自2010年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来,截至2023年7月底,已累计与11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收付金额超3800亿元,覆盖全区14个地州市、23家银行机构以及俄罗斯、中亚等我区主要经贸伙伴。2023年1—7月,新疆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331.43亿元,同比增长23%。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