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纾民困 春风化雨润民心
“既然组织选派我们驻村,就要牢记使命,有作为有担当,干出样子来。”这是中储粮阿克苏直属库有限公司驻乌什县奥特贝希乡库西塔格村工作队驻村伊始对上级党组织和村民的庄严承诺,也是他们驻村工作的真实写照。驻村以来,工作队聚焦聚力总目标,扎实落实“1+2+5”八项任务,在环境整治、拓宽致富门路、为民解困上下功夫,用实际行动赢得村民的赞誉。
环境整治育新风
“村里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泥泞的土路变成了笔直的柏油路,路边金黄的向日葵竞相绽放,庭院也变得干净整洁,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返乡大学生古扎丽努尔·吾买尔看到村里的变化,幸福感溢于言表。
驻村以来,工作队引导村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弘扬文明新风尚,实施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三区分离”。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写入《村规民约》,建立村民庭院改造周检查、月评比、季表彰制度,对表现突出的村民实行月积分制管理,每周一升国旗时公布上周积分情况,现场发放积分票,从为民办实事经费中拿出专项资金,购买实物奖品进行奖励,村民拿积分票可在村里的“爱心超市”兑换实物奖品,年初以来,累计兑付实物奖品3万余元,积分制管理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形成“美好环境人人创”的良好氛围。
工作队通过组织无职党员认领环境整治示范岗、环境监督岗、志愿服务岗等9个岗位,常态化开展村级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帮助无劳动能力村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9场次,帮助9户困难家庭规划院落、清理房前屋后空地,打扫室内外卫生,确保村级环境卫生整治无死角和盲区。通过集中整治,村里环境整洁了,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
转移就业添动力
库西塔格村人均耕地不足2亩,增收渠道单一。工作队对全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详细摸底,建立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库,因人因户施策,多方联系用工企业拓宽村民外出务工渠道,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以“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为目标,实现村民稳步增收。
村民热孜艳木·阿不都家中有5口人,6亩地小麦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一家人生活比较拮据,工作队鼓励她外出务工,并在阿克苏华孚纺织厂为她争取到一个就业岗位,实现了稳定就业。
“从没想过自己能成为一名产业工人,现在我每个月都能领到2500元的工资,谢谢工作队,我会好好干,争取早日脱贫。”热孜艳木感激地说。
工作队通过联系周边用工企业、引进养牛场等措施,累计帮助37户贫困户实现就近就地稳定就业,平均月收入2500元左右。得知周边团场和县市棉花种植大户急需棉花种植管理和季节性拾花工人,工作队便组织本村480余名村民外出务工,人均年增收达7000余元。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村民腰包鼓了,致富信心更足了。
为民解困润心田
工作队把为民解忧,办好实事好事,作为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通过入户走访、定期接访,收集群众反映的各类困难诉求,建立《群众困难诉求台账》,在每日晨会中研究解决措施,安排专人跟踪解决并做好事后回访,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村民玉散·艾则木4岁的孙子艾合买提在家中玩耍时,不慎被木头砸中导致双腿骨折,因其父母在外地务工,而玉散又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无法及时送医就诊。工作队得知情况后,立即将孩子送往县城医院救治,由于送诊及时,艾合买提的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康复治疗期间工作队员抽时间陪着艾合买提做康复训练,经过4个月的康复治疗,艾合买提能下地走路了。
“多亏了工作队,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的帮助,孩子就要残疾了,我都不知道怎样向他的父母交代。”玉散老人感激地说。
今年以来,工作队累计帮助村民解决困难诉求100余件,办实事好事30余件,抢修房顶,砌筑院墙,抢收小麦,整理庭院……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工作队的身影,点点滴滴的小事,汇聚成一股股暖流,熨帖着群众的心。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工作队一步一个脚印丈量村里的每一寸土地,从一点一滴小事中走进群众心里,用一个个“微行动”实现群众的“微心愿”,用汗水与奉献描绘着库西塔格村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