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八位市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献良策谋发展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贾梦妍 郭军鸽 郭玲 张梦婷 王畅彤
1月15日上午,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八位市政协委员紧扣全市工作大局,聚焦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积极建言献策,贡献良策良方。
会议由市政协党组副书记、主席高培香主持。市委常委、秘书长李一磊,副市长祁晓冰出席会议并听取大会发言。
杨文光、阿布都西克尔·热合木都拉、关爱军、张卫民、康建军、袁建华、丁春华出席会议。
市政协委员张卫——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形有感有效

建议深化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阐释;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动鲜活地融入各族群众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等方方面面;加大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扎实推动青少年“筑基”工程走深走实。
市政协委员苟彦忠——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议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链主企业”为牵引、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为中坚、创新型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生态。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龙头企业牵引、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作用,合力攻克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技术难题,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关键技术的产业化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同时,建议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工作,提升乌鲁木齐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应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水平。
市政协委员丁桂凤——
推进“中医银龄工程”


建议推进“中医银龄工程”,设立专项基金,充分利用援疆资源,开展“银龄”中医专家引进活动,积极搭建人才网络平台,将社会化服务系统与“银龄”中医人才市场相衔接,为乌鲁木齐市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制定中医领域专项政策,将引进“银龄”中医人才纳入政策保障,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完善资金支持,实施全方位宣传策略,及时总结和推广“中医银龄工程”引进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
市政协委员高强——
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建议深化改革优化服务,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梳理已出台的扶持民营企业各项政策对照分析,使政策有抓手、接地气、好兑现,让经营主体在享受相关政策中健康平稳发展。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聚焦企业发展堵点、难点和痛点,及时回应企业关切,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专家顾问团,对我市民营企业把脉问诊,帮助企业疏理发展思路,找准市场发展定位。
市政协委员王常华——
加快推动绿色食品、粮油产业发展

建议提升绿色加工基础设施,布局绿色空间发展格局,在绿色食品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物流、产业便利和展销等方面加强相互联动,持续拓宽绿色物流通道。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与环境相适应的政策,加强市场监督机制。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技术创新与推广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市政协委员侯清清——
做好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

建议推进现代水网规划和建设。打造“三库一湿地”联网联调。发挥价格机制对水需求的调节作用。探索建立水权交易机制。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抓好节水工作。
市政协委员孙晓伟——
推进乌鲁木齐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建议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建设一批市级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和单位,引领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巩固发挥银行业优势,加快证券基金期货业发展,持续推进保险业发展,大力发展资产管理行业,构建多样化专业金融服务体系。做大商务服务业,加快培育本土商务服务业企业,建设国际一流商务服务集聚区,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引进平台,实现人才需求与供给信息的精准对接。
市政协委员侯洁琼——
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建议丰富非遗旅游产品供给,支持引导非遗项目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游等业态的融合,增强游客体验感;鼓励将非遗元素融入城市休闲文化街区、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机场、车站等,擦亮一批体现非遗特色的名片。同时,加强非遗旅游人才培育,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