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 人民之城 ——乌鲁木齐市持续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景色宜人的南湖市民广场

近十年来,固原巷社区每年都会摆“百家宴”。从最初的在院落、巷道,发展为现在大家一起参加,各族居民同吃一桌宴。家住吉祥苑小区的麦麦提·土尔逊和潘洪亮在饭桌上聊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和现在的幸福生活。

新疆网讯(文/全媒体记者王媛媛□图/本网资料图片)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人心往之,城必兴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老城提升,焕发活力。房屋由“旧”到“新”、道路由“堵”到“疏”、小区由“散”到“合”,一系列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房屋综合改造等工程的实施,不断“改”出居民的新生活。

人民城市,问需于民。聚焦“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丰富业态,通过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畅通社区“微循环”,缩短居民“脚程”,提升民生温度。

精致之城,宜居宜业。在“尽精微”中“致广大”。用“绣花”功夫补短板、用“智慧”治理提效能、用精细化塑高品质,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探索,只为了更好地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枢纽之城,长桥如虹。乌鲁木齐在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加大公路、铁路、民航等立体交通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已构建起了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空—铁—陆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通过不断提升枢纽功能,为经济发展“添”动力。

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城市发展的聚焦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城市发展始终,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定能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乌鲁木齐西大桥周边璀璨夜景

宜居

老旧小区改造和房屋综合改造,充分结合市政设施、节能改造、文体设施、垃圾分类、美化绿化、物业管理等元素,多角度、全方位推动改造工作,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今年乌鲁木齐改造提升489个老旧小区,实施34767户棚户区房屋综合改造。

开放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揭牌;新疆自有品牌班列——中欧(中亚)“天山号”班列发运;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加速建设;乌鲁木齐科学合理构建道路分级体系,加快建设区域快联、片区互通、高效便捷的快速路网……

智慧

热力、电力、燃气等管网出现故障,智慧监测系统可实时上报信息,精确定位故障点;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智慧平台可提供精准的通行参考依据;18个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上线运行……

人民之城美好生活有了新篇章

从路口小店买了份炸鸡,到楼下理发店剪个头发,找路边师傅换个拉链,又去巷尾配把钥匙……12月23日,跃进街阳光福居小区居民张有新忙碌的周末生活开始了。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现在的生活,张有新过得挺舒适:“不管是吃饭、购物、健身,还是到社区办理业务都很方便。”

便民生活圈的打造,不仅仅是带来生活上的便捷,更是蕴涵着一种生活的温度。今年乌鲁木齐通过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断“圈”起居民在购物、医疗、餐饮、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对于更多居民来说,“一刻钟”不仅代表时间尺度,更是衡量生活便捷度与舒适感的“标尺”。

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宗旨一样,今年乌鲁木齐老旧小区改造和房屋综合改造也是坚持改造前问计于民、改造中问需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让居民充分参与到方案设计、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和后期维护的全过程。

走进天山区幸福花园小区,米白和咖色搭配的建筑色彩让人感觉简洁又美观。“这外墙颜色是我们大家选的,越看越好看。”居民张进说。沙依巴克区棉南佳苑小区改造前有两条巷道、15个院落,今年经过改造成为一个大院落,并同步实施了外墙保温、给排水管网更新、楼顶防水铺设、杆线入地和巷道改造工程。改造过程中,居民时有意见不统一。

居民张晓娜说:“之前院落太多,有的私搭小平房,没地方停车;有的将车停在消防通道上,安全隐患较大;老人和孩子也缺少休闲设施,现在拆墙并院后,活动场地大了,停车也规范了。”

水磨沟区花苑社区红山包装厂家属院除了对自来水管改造外,居民家中还安装了智能远传水表和燃气报警器。居民董娣华说:“自来水管拆下来时,管网周边全腐蚀了,现在换了后,水量大了,水质也好了。”

“面子”美了,“里子”实了。今年乌鲁木齐改造提升489个老旧小区,实施34767户棚户区房屋综合改造。

市老城区(棚户区)改造提升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建设管理组组长王鑫说,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充分结合市政设施、节能改造、文体设施、垃圾分类、美化绿化、物业管理等元素,多角度、全方位推动改造工作,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城市更新不仅是修补、修复,更要激活发展空间,建立长效机制。今年乌鲁木齐已打造295个红色物业示范小区,通过建立健全标准化、规范化物业服务规程,着力提升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国际之城开放枢纽有了新作为

漫漫丝路,泽遗百代。

乌鲁木齐是亚洲地理中心,不靠海、不沿边、不傍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和核心区“五大中心”主要承载地。

从高处眺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纵横交错的铁路线上生机勃勃,一声清远的鸣笛,满载货品的中欧班列驶向远方,货场内,繁忙且有序,龙门吊忙碌运载着集装箱……

12月2日,新疆自有品牌班列——中欧(中亚)“天山号”班列从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正式发运。

“天山号”班列开启了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高质量发展的序幕,将有效助推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供应链组织运营中心,为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挥更大作用。

走进正在建设中的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从高处往下看,航站楼连绵起伏、恢弘大气、雄伟壮观,在蓝天白云掩映之下“展翅欲飞”。

中建新疆建工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交通中心项目经理刘海岩说,这是他参与的难度最大、标准最高、工艺最复杂的一项工程,自豪又深感责任重大。

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后,将全面发挥门户机场高效驱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引擎作用,依托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的门户地位,联动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等外向型功能区,构建共建“一带一路”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互联互通网络,成为辐射中亚和西亚,连接欧洲大陆的重要门户枢纽。同时,也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更优的交通枢纽支撑。

道路通,万业兴。基础设施联通后,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能力显著增强。依托兰新高铁、北疆铁路以及南疆铁路,新疆铁路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覆盖南北疆区域中心城市的“X”小时铁路交通圈,不断拉近乌鲁木齐与南、北、东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让乌鲁木齐与周边城市实现高效联通。

目前,新疆跨区域大通道建设稳步推进,新疆南、北、中三大高速通道全面建成,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高速(一级)公路建成。

河滩路、外环路、“田”字路、“两横两纵、三环多射”……乌鲁木齐科学合理构建道路分级体系,加快建设区域快联、片区互通、高效便捷的快速路网,不断织密、提升、优化现代化综合立体路网。

现代之城治理模式有了新探索

交通违章查询及处理、打印个人信用报告……12月26日,市民王成玉在市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办理了2项业务,用时7分钟。

王成玉说:“中午在附近吃饭,刚好过来办理业务,挺省事,啥都不耽误。”

从跑窗口排队到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再到电脑、手机办理,乌鲁木齐市民正经历着从“走马路”到“走网路”的转变。

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这无疑是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伴随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走向成熟,能感知、会思考、会进化、有温度的“智慧城市”逐渐清晰化。

热力、电力、燃气等管网出现故障,智慧监测系统可实时上报信息,精确定位故障点,提高维修效率;早晚高峰期遇到交通拥堵,智慧平台可提供精准的通行参考依据;申请材料网络“实时跑”、数据核验“内部跑”、办事结果“快递跑”,率先完成自治区18个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上线运行;手机查询停车位、公交车到站信息……乌鲁木齐以科技为支撑,下足“绣花”功夫,正一点一滴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得不面对一系列“城市病”问题,中心城区机动车快速增长,交通需求快速上升、大气污染等。但城市的核心是人,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关键要让城市建设见物更见人,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今年乌鲁木齐持续聚焦居民出行的难点,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症结、对症下药。随着29处“梗”在城市路网中的断头路及交通堵点被打通、优化,乌鲁木齐城市路网逐步进入“宏观、微观良性循环”状态。

私家车车主吴梦说:“珠江路东延断头路打通后,珠江路、新华南路、胜利路、延安路、跃进街都连接在一起,去哪都很顺。”

电子提示屏、智慧行人过街、信号灯联网……乌鲁木齐市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一个个微小变化所取得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乌鲁木齐高效清雪的模式也为冬季道路通行顺畅持续“加码”,“即下即清、雪停路净”不是一句口号,它是一套精细化管理机制、一套更加完善的管理模式。

每逢降雪,在城区主次干道、城市快速路、巷道,随处可见环卫工人和清运车辆配合清扫的身影。“有时一觉醒来,本以为要堵车,但马路上干干净净、一路畅通。”市民王敏说。

停车难、上学难、就医难、如厕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小切口、大纵深,把等居民上门办事改为主动了解需求、提供服务,同时不断加强城市日常运行管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管理突出问题。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客似潮;高端技术型企业异军突起,外向型经济蓬勃兴起;钢铁巨龙东联西出,丝路明珠连亚欧。城市一天天变美、变高、变好,变得更温情更文明——乌鲁木齐,正成为近悦远来、活力四射的现代之城。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