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奋进中的乌鲁木齐】从“好就业”到“就好业”

从“好就业”到“就好业”。“十三五”期间,乌鲁木齐市把就业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就业优先,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持续稳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乌鲁木齐市城镇新增就业每年保持在12万人以上。2020年,截至9月25日,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85万人。 ——这是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的五年 更多劳动者找到工作、稳定就业,开启幸福生活的大门 在河马泉新区华光街东延隧道施工现场,隧道洞体内,王延明正在搭建排水沟支架。只见他左手拿着铁丝,右手拿着钩子,麻利地将铁丝穿插在钢筋交接处,然后拧紧。弯腰再直起,这样的“规定动作”,他每天不知重复多少次。 “辛苦点怕啥,有活儿干,心里就踏实!”来自陕西的王延明说,今年受疫情影响,他在家多待了一些日子,但是坐不住,就想出来做事,挣钱。 为保障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机会,乌鲁木齐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 举办综合类、专场招聘会,为企业和劳动者面对面交流提供机会;与企业对接,把适合居民就业的岗位送到家门口;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用,多渠道开发利民便民就业岗位,依托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和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行线上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招聘服务和线下就业专员服务,搭建好供需对接平台。 通过“减免返还补”等政策,积极为企业减负,稳定就业岗位。优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流程,推动就业服务全程信息化,简化就业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申领、稳岗补贴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制管理、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等高频办理事项的经办流程…… 市人社局统计显示,2016年至2019年,乌鲁木齐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33万人。失业率保持低位运行,低于3.7%的控制目标。 ——这是就业质量稳步提升的五年 就业方式更加多元、空间更加广阔、结构更为优化 数字化管理师、装配式建筑施工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网约配送员……“十三五”期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涌现了一大批新职业。 10月8日15时30分,买买提·赛买提又准时开启抖音直播,拥有10.2万粉丝的“帕孜来提干果店”,商品包括切糕、枣、杏干、葡萄干、辣皮子等各类新疆美食。 “我现在有线下实体店、淘宝网店、直播小店,虽然直播是今年4月份才正式开始的,但已经成为主要卖货方式,营业额占到自己总营业额的99%。”买买提·赛买提说,之前他和父亲开店卖干果,但是客户群体比较有限,随着电商平台兴起,自己也在淘宝开了网店,实现了营收的快速增长。 随着经济模式的不断创新,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工作观念,日渐公平开放的环境和宽松有序的氛围,让像买买提·赛买提一样在新兴领域实现自我价值的劳动者越来越多。 乌鲁木齐市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就业发展形势,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不断调整完善就业政策。 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扩大支持创业群体范围,目前网络创业也可享政策扶持,将贷款购车专门用于出租运营的个人、加入网约车平台的专职司机以及符合条件的出租车、网约车企业及其子公司纳入支持范围;大力发展新就业形态,将微商电商、网络直播以及网络配送员等新业态经济纳入就业优惠政策范围…… “十三五”期间,就业方式日趋多元,带动乌鲁木齐市就业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19年末,乌鲁木齐市就业人员中,一、二、三产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8%、20%、72%,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倒金字塔形”就业结构形成。 ——这是牢牢守住就业底线的五年 更多劳动者通过就业实现脱贫增收,“零就业”家庭得到动态清零 在距市区20公里外的经开区(头屯河区)马家庄子村,住在19号院子的玛地娜·那吾孜汗中午下班回家给老人和孩子做饭,吃完饭稍事休息,再回到岗位工作。 目前,玛地娜·那吾孜汗和丈夫叶尔胡马尔·卡马力都在村委会的公益岗位工作。“我们俩在家门口上班,一年有三四万元的稳定收入,每天中午还可以换着回家照顾老小,特别好。”31岁的玛地娜·那吾孜汗说,就业了,日子越来越好了,他们一家人都很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 “十三五”期间,为抓牢就业这个“牛鼻子”,托底民生,乌鲁木齐市全力兜住重点群体就业底线。加大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力度,根据其自身素质、家庭情况、求职意愿、培训要求等不同需求,“点对点”上门推送就业岗位,帮助其尽快就业;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就业困难人员的技能水平,增强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稳定性;对于就业确实困难的人员,实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积极提供更多的岗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乌鲁木齐市累计有26.95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3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共帮助175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乌鲁木齐市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就业,就业底线牢牢守住。 回眸“十三五”·数字看变化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2016年至2019年,乌鲁木齐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33万人。失业率保持低位运行,低于3.7%的控制目标。 2020年,截至9月25日,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85万人。 就业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2019年末,乌鲁木齐市就业人员中,一、二、三产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8%、20%、72%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倒金字塔形”就业结构形成。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