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群众的“暖心站”

□本报记者/郑卓

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便民警务站虽面积不大,却是周边村民的“暖心站”。无论是要办理业务,还是有困难需要帮助,村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警务站。

■不让群众多跑趟

“孩子快两岁了吧?身体结实吗?有事就打我电话,别怕麻烦。”9月23日,平西梁村便民警务站站长黄彦梅拉着村民乌鲁吉·科肯的手寒暄着。这天,乌鲁吉专程来到便民警务站,看望老朋友。

乌鲁吉与警务站的故事要从两年前说起。

2017年9月,乌鲁吉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可家人都不清楚该怎么给孩子落户。乌鲁吉就给村里的便民警务站打电话。

“我们接到电话,当即就开始为乌鲁吉准备材料。”黄彦梅说,警务站队员帮乌鲁吉填写申请表格,再带她到医院开证明。3天后,黄彦梅将孩子的户口簿送上门。“所有手续我们一次性能办好的,绝不让群众再跑第二趟。”黄彦梅说。

警务站队员们常常给村民们当“秘书”。“谁家孩子要落户口了,哪家农家乐要增设民宿……不管村民们要办什么业务,只需要打个电话给警务站,我们就会找到相关表格,然后帮他们填写,群众不用因为不会填写表格而多跑趟。”该站副站长牛明哲说,不管办理什么业务,一旦有环节“卡壳”了,警务站会及时出面协调,不让群众为难。

■矛盾纠纷提前预防

在平西梁村,无论是村民家,还是农家乐餐厅的墙上,都贴有便民警务站队员的手机号码,黄彦梅常常叮嘱村民,有任何困难,记得打我们的电话。

村民遇到养的羊丢失、景区卡丁车需要加油等事,都会拨通警务站队员的电话求助。警务站队员会第一时间赶去帮忙。

平西梁村邻近南山庙儿沟风景区,气候凉爽,吸引了不少游客租住农户的民房度假消暑。对于租住的游客,黄彦梅总会提前上门善意提醒。“游客来游玩,有时会喧闹到很晚,影响周边群众休息。”黄彦梅说,提醒就是提前将矛盾苗头堵截,为游客和村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警务站“矛盾预防”的工作方法,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促进了和谐农村建设,形成了村民和睦、邻里互助的村风。

■耐心细致服务周到

对于村民的需求,警务站不仅将服务做细,还会送服务上门。

辖区有一位居民给警务站打电话,说家里的房屋出租了,需要办理相关手续,但自己腿脚不方便,问警务站是不是可以上门服务。黄彦梅说,对于群众的此类要求,队员们从不拒绝。

“很多户政等业务,对警务站不算难事,但对群众来说可能是一件麻烦事。”牛明哲说,有时村民因结婚需要办理外地婚迁手续,尽管两地相隔很远,但便民警务站依然会与对方户籍地联系,协调办理各类手续。

为了更好服务群众,站里专门放置了征求意见本,前来办事的群众可以对警务站工作留言、提出好的意见建议,如今,这样的本子已经记了3本。

为更好地开展工作,警务站时常为辖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咨询。截至目前,警务站累计进行法律宣传625次,发放宣传册914份,入户宣传法律常识562次,消防安全宣传63次。警务站队员凭借耐心与细致,赢得了周边群众的信赖,警务站成了辖区各族群众的“暖心站”。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