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见专家 药品送到家
□本报记者/晁瑾
7月28日15时30分,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专家郭秀英准时赶到办公室,打开了电脑。
“今天约了皮山县的买买提(化名)问诊。”郭秀英娴熟地打开电脑上的医生端APP,输入了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视频问诊界面。
“你好!郭医生。”视频里买买提轻声问候。
“你好!买买提,最近怎么样?药都按时吃了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郭秀英对他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她一边询问,一边做记录。
视频问诊持续了10分钟左右。
“患者有一些好转,药物要进行部分调整。”郭秀英点开了页面上的“电子处方”,描述病情并给买买提开了一周的用药,之后输入密码进行电子签名。
“看,这张电子处方经过审核后现在返回到我这里了。”该院互联网医院办公室负责人刘凯对电子处方和药品进行了认真核对,无误后点击“确认”。“患者完成电子支付后,我们就可以塑封药品快递到他家了。”刘凯说。
“今天药送到家了,咋样吃也写得很明白。”7月31日,买买提的妻子通过电话告诉记者,一个月前,丈夫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从皮山县来乌鲁木齐看病。出院时,医生说下次可以打开手机视频给丈夫看病。“我都会用了,再也不用跑那么远,省了很多钱,这样看病好!”
7月28日,记者在乌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看到,大厅显眼处设置了“互联网医院便民服务办理点”帮助患者办理注册,几名医务工作者正在向求诊者介绍医院开启的这项便民新举措。
“药品价格跟您在医院拿药的价格完全一样,只需支付快递费,预约和专家视频都是免费的。”刘凯向一位患者家属介绍,视频问诊平台适用于复诊的患者,患者在手机上下载APP,在复诊前三五天,该院互联网医院办公室话务中心工作人员会通过电话帮助患者与首诊医生预约视频问诊的具体时间。医院还将通过“智慧药房”实现处方系统与药房配药系统的无缝对接,当医生诊疗结束后,一键开具处方,药品会被配送至患者家,市内当日送达,南北疆三至五天送达。
“作为全疆的精神卫生中心,启动互联网医院是为了患者少跑腿、少花钱,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乌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徐向东说,医院计划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同时运用互联网医院积累的大数据,对病种进行科研分析,更好地服务患者。
2018年7月,乌市第四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进入试运营阶段,截至今年6月底,该院互联网医疗已服务4000多名患者,通过对患者单次往返就医成本的数据分析,平均为每名患者节约费用1520元。
乌市卫生健康委规划与信息化处处长陈练表示,乌市正在整合区域内的医院资源,发展互联网医疗的推广应用,未来将实现各医院间的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腿”,让患者少跑路,真正实现医疗资源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