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荒漠中的绿色之城
新疆新闻在线网8月7日(新疆台记者孙伟):克拉玛依市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四周是茫茫戈壁。多年来,克拉玛依市通过实施荒山荒地造林、城市绿化等举措,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茫茫戈壁变成了天蓝地绿水清的宜居之城。
这个周末,克拉玛依市民陈彦斌带着家人来到市郊的一片林区,避暑纳凉,今年60岁的陈师傅年轻时在油田一线工作,在很多像他一样的石油工人眼里,克拉玛依市是一座不断创造奇迹的城市。年轻时,他们看到的是从戈壁滩上崛起的一座油城;退休后,他们看到这座荒漠上的城市已被绿色拥抱。陈彦斌:“翻天覆地的变化,克拉玛依周边区域林海公园、九龙潭全新的改变,以前的环境都是在戈壁滩上,现在都是在绿海之中,现在市区的外围,市中心包括现在造林减排,是克拉玛依的一大亮丽的风景线,现在树也绿了、水也多了,人们的心情也好了。”
“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这是60年多前克拉玛依市的真实写照。克拉玛依市过去极度干旱缺水,植被稀疏,年均降雨量约9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900毫米。以前,仅有的水源要保证工业生产用水,大家平时吃水、用水非常困难。2000年,人工挖掘的克拉玛依河穿城而过,彻底告别缺水的困境,也为克拉玛依市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创造了条件。如今,克拉玛依河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克拉玛依市水务公司第二水厂党支部书记罗爱军:“城市的发展也上了一个台阶,城市品质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我们现在整个水质也得到很大一个提升,有了我们自己的克拉玛依河,这种是油然而生的一种自豪感和一种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后,克拉玛依市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启动了“大绿化工程”“荒漠化治理”等生态项目,以防风治沙为重点,建设造林减排基地及周边大型防护基干林,建成“环城市外围生态圈”。克拉玛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特聘园林绿化专家王长岭:“专门选适合克拉玛依这高温干旱耐冻的这些树种,树栽起来以后,现在咱们可以感受到,不管刮多大的风,灰尘明显地降低了,再一个风相对地小了,有一层一道一道一道的防护林,风速风力降低了。”
层层防护林为克拉玛依挡住风沙后,城市绿化又被提上日程。克拉玛依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进行城市绿化建设,新打造了以玫瑰文化为主题,集文化展示、科普宣传、观光摄影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公园。该公园栽植了玫瑰、月季等蔷薇科植物30多种,成为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点。陕西游客赵明轩:“发现这边有一个玫瑰园,还是感到很新奇的,因为印象中新疆这边都是戈壁滩之类的地方,能在这样的地方弄出来这么一大片的玫瑰感到非常的新奇。这个地方的环境也非常的干净,这个城市非常的美,就像沙漠里的玫瑰。”
2017年,克拉玛依市重点实施了金龙湖公园、独山子城市公园等49个绿化项目,新增绿地6710.86亩。2018年,克拉玛依市打造了白碱滩区(高新区)湿地公园,实施了乌尔禾区白杨河北岸等3项园林绿化工程,新增绿地184亩。截至目前,克拉玛依市绿地面积达11.46万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6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23%,各项绿化指标均在全疆领先。如今,克拉玛依市基本形成了一条河、一片湿地、四片森林、六个湖泊的生态系统,城市“颜值”越来越高。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郜瑞宏:“下一步克拉玛依第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防沙治沙生态保护方面继续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理念;第二尽快制定编制防沙治沙规划;第三继续加大投入,广泛动员市民和企业主动参与治理和保护过程中,依法加强行政执法,让全社会都重视生态保护,参与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