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助力新疆电气工程学科发展
?新疆新闻在线网8月5日(新疆台记者 罗圆明):为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宣传广大援疆干部人才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以出色的表现、扎实的工作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要贡献。
周远翔是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长聘教授,2017年9月,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作为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担任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为新疆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贡献力量。最近,周远翔获得中宣部授予的“最美支边人物”称号。请听新疆台记者罗圆明的报道:
这个暑假,周远翔一直在学校为将要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全国静电学术年会》《全国电气工程学院院(校)长论坛》忙碌着,这也是在周远翔的协助下,新疆大学第一次承办此类年会。周远翔:“办会的目的就是把新疆展示给全国,把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影响力创造出来,通过这个会,教师、行业人士共同参与、共同交流,互相之间建立起关系,寻找国家的需要到底在哪,制定出比较长远的学科发展的方向。”
周远翔针对学院学科发展存在人才短缺、学科体系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对症下药,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利用清华大学的人才资源优势,成立了由清华大学18名国内外知名电气领域专家组成的援疆专家团队,为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科建设提供咨询指导。援疆专家团队还围绕学院今后的发展方向,经过反复研究,立足新疆能源发展态势,建设“能源互联网与大容量输电技术工程中心”科研平台,成立清华大学-新疆大学联合实验室。周远翔:“最让我高兴的事就是学院的教学科研活力大幅提升了,从18年的效果来看,整个科研成果的增量还是比较大的,发表的高水平的论文数基本翻了一番的,整个科研的经费累计超过1000万。我们的发展思路就是能源互联网与大容量输电,能源互联网就是我们新疆的能源怎么样优化利用,大容量输电就是把新疆的能源外送。”
两年来,在周远翔的带领下,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建立了“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风光储分室和“能源互联网与大容量输电”院士工作站,与特变电工、青岛达能签订了350万元的横向合同。他提出的能源大类培养、同上一堂课的教育教学理念,获批自治区教育教学重点改革项目。周远翔:“每天都感觉在跟时间赛跑,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一直在考虑怎么样为新疆的电力行业、能源行业服务好,做好研究储备、人才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