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里的“健康管家”

新疆新闻在线网7月17日消息(记者 兰天 梁山):从土坯房到标准化诊室,从小药箱到远程医疗,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日新月异,如今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问诊、免费体检,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作为医疗工作者,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长山子镇黑水村卫生室医生马萍亲身经历了这一重大变化。

7月13日上午,马萍像往常一样走家入户为村里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今年79岁的刘素平老人患有高血压,是马萍的重点关心对象。马萍说:“你的血压有些高,高压160,低压90毫米汞柱,所以你要按时服药……”

马萍是长山子镇黑水村人,1992年,她从乌鲁木齐乡村医生培训班结业后,来到离家不远的长山子镇湖南村,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马萍依然记忆犹新:“那时候特别差,就两间特别小的房屋,每天要到井里面拉水。药柜子全是从家拉过来的,诊断桌子也没有。村民陆陆续续知道这来了个医生,他们开玩笑说的,村里来了个‘赤脚医生’。”

用着简陋的设施,靠着自身的热情,马萍担起了全村700多位村民看病就医的重任,这一干就是20年。2012年,马萍调到长山子镇黑水村卫生室工作,这一年,长山子镇所有村卫生室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升级,彻底告别了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标准化诊室,马萍说:“工作环境和诊疗环境特别好,有药房、档案室、预防接种室,配药室和接种室要隔开,不能在一间房子,变化特别大。”

随着自治区对基层医疗机构投入的不断加大,截至2018年底,全区村卫生室标准化率已达89.97%。诊疗条件改善了,乡村医生服务基层群众的责任也更大了。2014年起,自治区逐步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马萍又多了一项职责,就是村民们的家庭医生。截至目前,马萍所在的家庭医生团队已经和黑水村830户村民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马萍说:“我们村患高血压114人,糖尿病38人,这些数据前些年都在纸上呢。现在就特别方便,电脑打开哪一年的都能查到。”

今年,马萍所在的村卫生室还配备了一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设备,马萍告诉记者,这台新设备添加了很多功能。马萍说:“这台是智能分级诊疗工作站,家庭医生签约、远程会诊、在线转诊都可以。签约完了以后,在医院体检,能查看他的所有体检过的信息,一般病人来了以后我们就给他这样打开,给他解释。我们医生可以在上面学习,提升自己的诊断水平。”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