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大巴扎里的姐弟情

新疆新闻在线网7月14日消息(记者 丁晓丹 李维):新疆国际大巴扎商户刘秀和苏莱曼·麦麦提敏22年来互帮互助、携手发展,两人都从小摊贩成为了经营多家分店的大商户。

“刘秀:你忙不忙?生意好不好?//苏莱曼·麦麦提敏:还可以呢,现在就卖了100块钱……”眼下正是旅游旺季,上午10点,苏莱曼·麦麦提敏的特色手工艺品店一下子来了不少游客,临近的玉器店老板刘秀赶紧过来帮忙。苏莱曼·麦麦提敏说:“20多年了我们关系特别好,刘秀姐姐每天都来看一下我的店生意怎么样、有没有啥事儿,给我帮个忙。”

1997年,苏莱曼·麦麦提敏从英吉沙县只身一人来到乌鲁木齐市二道桥市场摆摊,销售家乡的特色手工艺品。当时,刘秀就在他的地摊旁做干果生意。见苏莱曼·麦麦提敏因为语言问题错失了几次商机,刘秀便主动帮他招呼顾客、还教他说普通话,一来二往两人便以“姐弟”相称。刘秀说:“有一个人要买一个高瓶子,他们两个就沟通不好,等着那几个人走了我就喊回来了,后来给他卖了。有时候我们卖干果卸货,他就帮忙弄。”

2003年,新疆国际大巴扎建成,刘秀租了一间店铺改做玉器生意,一个月下来营业额比以前多了不少。她便劝说“弟弟”一起搬过来做生意。由于这里的商铺租金高于摊位费,苏莱曼·麦麦提敏一时凑不够租金,刘秀又四处筹集了五万元帮他盘下店铺。

多年来,两人生意越做越大,各自都开了多家分店,彼此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刘秀说:“这份情我怎么都割舍不了的,就是远亲不如近邻一样,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的。 ”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