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天山酬壮志

 

■虽不能创建先贤志士们的伟业,但作为第九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我唯有牢记援疆使命,才可不负光阴,不负真情。

□谢向红

“援疆深情不变,

俊采壮心恒笃。

三秋几多奉献,

华章携手共谱。”

这是我2017年入疆3个月时创作的《援疆赋——援疆深情满天山》结尾的四句话,是我当初给自己未来3年援疆工作立下的誓言。

全赋共2000多字,内容包含我对新疆地理、历史和现状的了解认识、对援疆工作的深刻理解以及我的未来规划。此赋修改完成之时恰逢爱女生日,将其作为礼物送给女儿,亦算是与她进行一次跨时空的对话。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篇创作于出差北疆途中的作品,不但在援友中引起了共鸣,还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激起了不小的反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戴萱老师、凤凰卫视张妙阳老师热心地先后为《援疆赋——援疆深情满天山》录制了配音版,中国传媒大学、新疆艺术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同学组织了朗诵会,《援疆干部人才》杂志发了专稿,我在美篇APP上做的推送收获了近6000的阅读量。

再过十来天,我的援疆工作便满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我和600多位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的援疆干部,以及对口援疆省市的援友一起,在新疆广阔的土地上工作、生活、结亲……完成了从“援疆人”到“新疆人”的转换,实现了“小我”向“大我”的转变,从内心深处领悟到“舍家报国、忠诚担当、团结奉献、创新奋进”16字援疆精神的深刻内涵,试图用实际行动回答“援疆为什么?”“援疆做什么?”“援疆留什么?”的时代之问。

对我们来说,除了日常工作,还有较为独特的一项就是“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的结对认亲了。

我的亲戚在和田,距离乌鲁木齐2000多公里,乘坐火车需要20多个小时。亲戚家的男主人叫乎东拜地,今年69岁,擅长养鸡养羊养鸽子,大家庭儿孙满堂,其乐融融。

每次到亲戚家,乎东拜地的两个刚上幼儿园的小孙子和小孙女都会像小尾巴似地跟着我,我在葡萄架下教他们读书识字,给他们讲故事。乎东拜地的小儿子还经常跟我用微信互动,时不时问个好,聊一聊家里的情况。

与亲戚交往的生活故事,我写下《600只小鸡不见了!》《鸡蛋!鸡蛋!》等多篇文章,有的在《新疆网信》等杂志发表,有的通过朋友圈传播。

民族情深的感受和体验还来自于日常工作和生活。2018年冬天的一个周末,几位援友到南山徒步。偶然来到大山深处一户哈萨克族老乡家,想看看他家的情况。独自在家、略懂国家通用语言的女主人弄清我们的来意后,马上端出热腾腾的奶茶以及奶酪、小油饼等多种食品,接着打电话让从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刚刚大学毕业在镇上工作的女儿回家招呼我们,并主动拿出民族风情的衣裙和皮帽让我们穿戴起来拍照,还煮羊肉留我们吃午饭。我们临走时想留点钱以示谢意,女主人却坚辞不受。

和各民族朋友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让我收获了情谊,体会到民族团结对于祖国的意义。2019年,以“同心同力援疆情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第九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新春联谊会,邀请了40多户亲戚同贺新年。

我应节目组之约,写了入疆以来的第二篇长赋:《民族团结赋》。晚会现场,这篇赋作为九援二班政法班的代表节目,由曾获改革先锋称号的库尔班·尼亚孜校长和他的女儿、喀什岳普湖小亲戚努热曼古丽与政法系统三位援友一起朗诵。

7月12日,我们参加了席世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这位“70后”援友是天津市第九批援疆干部,担任于田县招商局副局长。从渤海之滨到昆仑山下,跨越万里,只为履行一份庄严的使命。

2019年1月6日,席世明在帮助企业装运30多吨农产品后,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8天后去世。从患病到去世期间,自发到医院探望或以各种形式转达慰问心意的维吾尔族老乡多达千人。

事迹报告会后,心情沉重悲痛的援友写诗悼念亲爱的战友。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援疆干部狄国伟写道:

“世间有爱踏边途,

明志忠诚留妇孺。

功名只向马上取,

真是英雄一丈夫。”

说实话,在援疆工作过程中,除了收获、成长和历练,也有困惑、辛苦和疲惫。但在我身边,有很多像席世明这样的援友,兢兢业业地在援疆岗位上默默奉献。我所居住的援疆楼有200多位援友,但很多援友只能在餐厅吃饭时匆匆一见,有的援友两年住一栋楼还从未谋面,只能通过共同的微信群,偶尔看看大家出差途中、结亲期间、加班值班现场发来的图片。

3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再有一年,我的3年援疆工作就要画上句号了。每当翻阅自己在新疆拍的照片和写下的文章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初次抵达新疆时的场景:2017年7月30日中午,两架自北京起飞的专机平稳降落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走出舷梯,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欢迎横幅和柔软的红色长毯。那是我第一次在机场走红毯。那一刻,心里除了激动还有奉献边疆的豪情。

这份豪情壮志,我在左宗棠“守边疆以利京师”的智识中可以感受到,在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担当中也可以感受到。

虽不能创建先贤志士们的伟业,但作为第九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我唯有牢记援疆使命,才可不负光阴,不负真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