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产业“新引擎”跑出致富“加速度”

 

如今,走进巩留县塔斯托别乡巴合拜村,映入眼帘的是广袤的农田、笔直的公路、整洁的庭院,进入旅游旺季时更是花团锦簇,游人如织。巩留县广播电视台工作队驻村后,瞄准致贫“靶心”,在土地流转、特色种植、乡村旅游上深挖潜能,带领村民在脱贫路上跑出致富“加速度”。

土地流转 整合资源添动力

巴合拜村是典型的农业村,虽有较多耕地,但产业结构传统单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工作队和村“两委”盯准本村耕地多、集中连片的优势,巧借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

“去年,我把20亩地流转给合作社,股金加分红拿到了1.7万元,外出务工我又赚了2万元。”最早持反对意见的加尔肯·赛依佬如今提起土地流转就神采飞扬。

工作队探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村民”新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创意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16名党员率先带头入股。经过一年运作,合作社辐射带动全村村民的耕地参与土地流转,引导村民从个体经营的单打独斗向合作经营的抱团发展转变,走上产业发展之路。

为确保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工作队设计了土地流转“六统一”合作模式,即:统一耕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秋收、统一销售。旨在整合资源、控制时间、节约成本,鼓励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对暂时还未掌握技能的村民,安置在合作社务工、学技术,引导村民在家门口务农、在家门口创业。

多元种植 综合发展聚合力

“富芍是中药材,全身都是宝,籽可以提炼精油,根能入药,具有很强的耐旱性,易成活、好种植,亩产值大概在1万元左右。富芍还有花色多、花期长的特点,有观赏价值。”花卉专家在向由工作队员、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考察组做详细介绍。考察组瞧准了富芍种植后,再赴河南、安徽等种植基地取经,几经论证,最终确定了引进富芍产业。

“我家10亩地入股种了富芍,去年收入达1万多元,今年是盛花期,收入肯定比去年高。工作队组织200名村民成立务工队,负责富芍基地的田间管理,我在富芍基地干活每天还能收入100元呢!”赚了钱的赛兰别克·克里木很是高兴。村“两委”拿出部分集体土地,由村干部带头试种,示范成功后,建成了千亩富芍种植基地。富芍生物科技公司按照订单约定全部回收富芍籽,村民脱贫致富有了新路子。

“我们把‘鸡蛋’放到了不同的篮子里,除了种植富芍,还拿出一些土地种植优质小麦、制种玉米、蔬菜、中草药等其他作物,引入一批企业参与发展,签订了订单合同,今年预计亩均纯收入1300元以上,乡亲们积极性特别高。”村党支部书记李建设说。

乡村旅游 创业致富增活力

巴合拜村紧邻伊勒格代景区和3S滑雪场,旅游优势明显。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全域旅游发展契机,从扶贫、农业、旅游等部门争取到乡村旅游开发资金600万元,建成集芍药花观赏、产品体验、休闲观光、就业创业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园。修建游客接待中心、民生坊、马道等旅游设施,鼓励村民配套发展农家乐、家庭农场、采摘园,每年可吸纳200余人从事旅游服务,年旅游收入达45万元,实现了产业全链条升级,为村民脱贫致富增添新动力。

2019年“文旅融合·美好生活”中国旅游日乡村旅游系列活动暨巩留县生态农业观光园开园仪式在巴合拜村游客接待中心拉开帷幕。“如今,我们村变成了漂亮整洁的大花园。我听了工作队的话,开起了农家乐,生意太红火了。”正在烤羊肉串的村民阿西木江·肉扎洪高兴地说。

留住绿水青山,造就金山银山。工作队和村“两委”借助土地流转,把产业扶贫和乡村旅游成功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资源,把带领村民致富的列车引入快车道,村民的幸福生活如富芍花海一般绚丽绽放。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