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一枝梅”带来满园香

河滨社区成立于2016年,从镇机关到社区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一职的陈梅,面对基础设施薄弱、干部经验不足等难题,不等不靠、迎难而上,带领社区干部提升能力、服务群众、引领致富,宛如一枝梅花迎雪吐艳、凌寒飘香,赢得群众的纷纷点赞。

梅香四溢催人进

社区成立伊始,工作千头万绪,针对社区干部新手多、接手工作无头绪等问题,陈梅坚持把代培社区干部摆在首位,给社区干部安排的工作,她自己都会先学一步、当好示范。

社区工作大到阵地建设、发展党员,小到清理“牛皮癣”,陈梅都会亲力亲为。每接手一项全新的工作,大家都不知如何下手。陈梅带着社区干部研究方案,多方请教,提炼梳理,她学会后,手把手地教干部,经过一段时间的同学同干,社区的干部业务素质快速提高,摸索出来的办法也在全镇推广。

社区干部迪力拜尔·艾麦尔大学一毕业就被选聘到社区工作,常常因摸不到工作头绪急得直哭。陈梅入户走访、帮居民调解矛盾纠纷都带着他,时常手把手地教他理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计划,很快迪力拜尔就适应了社区工作。为提高社区干部整体能力,陈梅坚持在社区推行AB岗、党支部书记帮带“两委”班子,“两委”班子和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等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干部之间配合越来越默契,班子越来越团结。

迎风送暖聚民心

为发挥新建阵地资源优势,拓展社区服务功能,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陈梅以打造集健身、娱乐、心理咨询等为一体的阵地功能为切入点,奔走于各单位寻资助,不断完善阵地基础设施。

针对辖区学生放学后无人监管的问题,陈梅和社区干部商量打造“七点半课堂”功能区,社区干部、志愿者、在职党员周一至周五下午七点半至十点半之间,轮流为孩子们辅导功课,还开设了绘画、手工制作、舞蹈、书法、阅读等课外活动。鲁迅小学三年级学生苏比努尔·艾合买提的爸爸在公司上班,妈妈重病,苏比努尔每天放学后都会到“七点半课堂”和辖区的同学们一起学习。“孩子在社区课堂,我们很放心,他不仅学会了画画,成绩也排在了班级前十名,我干工作也能更踏实了。”苏比努尔的爸爸感激地说。

杨菊萍每天傍晚都会和社区的其他舞蹈爱好者,拖着音箱去两公里外的体育馆练习舞蹈,由于距离较远,杨菊萍有时都想放弃。“这是老年朋友唯一的爱好,放弃太可惜了,场地的问题必须马上解决......”陈梅说。

说干就干,很快一间60平方米、设施齐全的舞蹈室就全天候为居民免费开放了,一支由40余人组成的“一家亲”舞蹈队也随之成立,社区定期聘请专业老师为舞蹈队排练,《我的中国心》《中国的歌儿美》等舞蹈达到了演出水平。“看着陈书记这么有干劲,我们跳起舞来也更带劲了。”杨菊萍笑着说。

三年来,陈梅带着社区干部为辖区居民建立儿童之家、妇女之家、老年人活动室、舞蹈室、健身室、图书室、绘画室等各类功能室21个,全部为居民免费开放,把社区打造成为居民的“第二个家”。

花开富贵奔小康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实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陈梅想方设法为辖区富余劳动力寻找就业岗位,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她从本社区的超市、汽修厂、饭馆入手,和劳动保障办的干部一家一家寻找就业岗位,推荐辖区富余劳动力就业。

热依木·艾拜都拉职高毕业后在家待业,陈梅上门与热依木谈心谈话,了解到热依木在学校学的是汽修专业,想找一份汽修工作。为帮热依木找到合适的工作,陈梅多次和辖区4家汽修店联系,最终在顺风汽车修理店找到一份学徒工作。如今成了师傅的热依木,还带了3个徒弟,现在每月工资达到4500元。在陈梅的帮助引导下,河滨社区先后有20余名富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余元。

为帮助妇女走出家门实现就业,陈梅带领社区干部在社区阵地整合出两间办公室,动员居民把家里闲置的10台缝纫机搬至社区,成立了河滨社区实用人才示范就业基地。邀请老师给社区居民教授服装设计、缝纫等技术,给技能培训合格的妇女提供就业岗位。

努尔比亚·毛拉艾合买提家中人多地少,缺乏技能,没有稳定工作,生活十分困难。经陈梅推荐,努尔比亚经过2个月的培训成功通过考核,在就业基地当起了一名裁缝,月收入最高可达3000元。“感谢陈书记为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工作机会,我一定好好干,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努尔比亚感激地说。2018年,陈梅又带领社区干部将就业基地的培训内容扩展到服装设计、加工,舞蹈、化妆等多方面,为180余名妇女进行了培训,30余人通过考核在就业基地就业,人均年增收一万元以上。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陈梅肩负责任与使命,用行动书写担当,在她的带领下,河滨社区先后被评为镇级、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先进社区”等荣誉称号,陈梅本人先后获得地区级、县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